历经“寒冬”后,中企赴美上市迎来复苏
随着2022年底疫情解封,中国经济回暖的迹象,在这个春天开始涌现。1月25日,中国最大的成人兴趣在线学习服务提供商量子之歌,成为今年首家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的中国企业。2月以来,禾赛科技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,成为第一家登陆美国资本市场的中国激光雷达企业。先后又有硕迪生物和理臣中国,共4家中概股(外国投资者对所有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的统称)在美上市。
据统计,今年以来已有将近20家公司递表申请美股IPO,包括新瑞鹏宠物医疗、优品车、小i机器人等。此外,还有不少企业拟通过SPAC(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,即特殊目的收购公司)方式在美上市,如车车科技、路特斯科技等。事实上,除当前一批赴美上市企业外,华谊信从多家美元VC机构处了解到,几家头部明星企业均在审慎筹划下半年赴美IPO。
针对于中国企业再次出现集中赴美IPO的景象。业内人士有两个共识:一方面,中美监管合作取得积极进展,缓解了市场对于中概股退市的悲观预期;另一方面,随着我国经济复苏,叠加稳健货币政策,中国资产仍然受海外资金青睐。
2022年底,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(PCAOB)发布报告,称历史首次完成对中概股底稿审查。随后,中概股PCAOB审查正式落地,这也意味着中概股退市风险基本解除。
疫情后中国经济的复苏,外资对中国资产的信心大幅回升。中概股从年初开始走势强劲。对此,一家熟悉海外上市的券商投行人士表示,相比在A股和港股上市,美股上市有以下优点:从递交招股书到完成上市,整个IPO过程最快只要一个月;此外,在部分企业不满足A股上市条件的情况下,美股比港股流动性相对更好,普遍给的估值更高。
回顾2022年全年,中企赴美上市可以用“跌入冰点”来形容。据统计数据,2020年至2021年,赴美上市中国企业数量分别为34家和36家。2022年9月和10月,中企赴美上市数量连续2个月为零。整个2022年美国股市仅有19家中国企业实现上市,其中包括4家以SPAC方式上市的企业。而同时,2022年全年,中企在美股IPO的总募资金额为85亿元人民币,同比下降90.41%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为了支持国内企业更好融入世界市场的发展,也为中国企业境外上市提供便利,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。2月17日,中国证监会发布《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》(以下简称“新规”) 。该新规从2023年3月31日起实施。
“新规应对近年来国内外资本市场的形势变化,对旧规进行了系统性优化,对助力更多企业加速境外上市具有积极意义。”一位长期跟踪上市政策的投行高管表示。
熟悉中美资本市场的华谊信资本项目总监表示:“最近咨询赴美上市企业明显增多,并且之前停摆的项目也有不少重新启动”。
今年中企赴美上市活跃度逐渐提升。如募资额,与2022年绝大多数IPO募资额不足1亿美元相比,今年已上市的4家公司中,有2家募资额过亿美元。2月9日,禾赛科技完成上市,首发募资1.9亿美元,2月3日,硕迪生物完成上市,首发募资1.6亿美元。
中企赴美上市升温的现象引发了业内人士的热议。随着中概股退市风险的基本解除、监管政策的逐渐明朗化及资本市场环境的回暖,一些以前持观望态度或暂停赴美上市项目也开始慢慢恢复。有一些潜在赴美上市企业已开始着手搭建红筹架构,积极进行上市前的重组工作。可以说相当数量的创新型及成长型企业赴美上市意愿还是很强烈的。
最近也有很多中国企业正在就赴美上市事宜向华谊信进行咨询,再次说明了中国企业的赴美上市潮即将到来。届时,华谊信也会一同与大家见证众多激动人心的时刻!